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的时代产物和重要标志,工业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稳定器”。在全国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2018年12月20日,我市召开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工业发展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精神,坚定不移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和工业发展。
会议召开前,我市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称为“眉山民营经济20条”)和《眉山市工业发展十条措施》。近日,本报记者围绕两个文件出台的背景、具体内容、主要特点等,对文件草拟牵头单位——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采访。
本期解读的是“眉山民营经济20条”。
结合实际 反复研究 民营经济是眉山发展关键
问:出台“眉山民营经济20条”是基于什么考虑?
答:一是贯彻落实中央、省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精神和部署要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四川民营经济20条举措,大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对眉山而言,抓经济首先是抓民营经济。全市97%的企业是民营企业,贡献了80%的税收和55%的地区生产总值,占据了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是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撑,首先要抓民营经济发展。三是眉山要建设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抓民营经济是关键。市委贯彻落实省委决策,聚焦发展定位,打造“建设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民营企业是开放发展的主力军,打造更具活力的民营经济是对外开放发展的关键。我们必须抓住这个重要机遇,推动民营经济开放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眉山建设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作出贡献。
为此,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由市经信委牵头,会同20多个市级相关部门,反复研究,多方征求意见,经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出台了“眉山民营经济20条”。
问:“眉山民营经济20条”都有哪些特点?
答:内容较为丰富,务实,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突出落地性。充分学习借鉴深圳、成都等兄弟市州的先进经验和举措,把破除体制障碍、推动创新升级等领域中务实管用的做法吸收过来直接用。二是突出创新性。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针对政务服务改革、解决融资难题等方面,提出了公开“接待日”制度,“定期评价部门履职机制”“红色代办服务”“历史遗留问题清理”“涉企联合执法”“银税互动、银保合作融资”等25项创新型措施。三是突出含金量。在降低用地成本、用能成本、配套融资政策、市场主体培育、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撑、支持市场开拓等10个方面,市财政将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如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或创新创业人才,将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安家补助;对首次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企业500强、行业100强的企业,将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解决难点 突出亮点
拿出“干货”惠及民企
问:“眉山民营经济20条”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聚焦破解民营经济发展的痛点和难点,着重在6个方面发力,推动眉山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提出建立5项机制:1.建立各级党政领导联系民营企业机制,上下联动,靠前服务,经常聆听企业反映和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构建“一窗进出、一网通办”服务机制,优化服务流程;3.建立公开“接待日”机制,集中接待办理业务,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和建设项目审批时限;4.建立评价机制,对政府部门履职定期评价;5.建立决策征询机制,重要政策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增强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
二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增强民营企业发展底气。
着重加强涉企政策宣传解读,深化政务诚信建设,清理处置历史遗留问题,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扫除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市发改、财政等部门将进一步细化措施,清理对民间资本准入的不合理限制,将有效降低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领域的各类门槛等11个方面,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增强民营企业发展底气。
三是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让民营企业放手发展。
从建立维权投诉中心,开辟“绿色通道”,严控涉企检查、推行“联合执法”,建立容错机制,清理企业涉诉案件,推进“清风扬眉”,重拳整治“中梗阻”现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等9个方面,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企业家权益和声誉,让民营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四是降低经营成本: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
“眉山民营经济20条”明确提出降低税费负担、用地成本、用工成本和用能成本四个方面的24条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缓解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成本问题,让企业轻装上阵、“放手”发展,提高经营效益和投资回报。
五是破解融资瓶颈:增添民营经济发展动力。
“眉山民营经济20条”明确,从扩大应急临时周转资金使用范围、逐步增资风险补偿基金、做大做强市农业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降低担保费率、建立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推广银税互动、银保合作等16个方面提出为更多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融资贷款支持,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六是提升创新能力:助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从大力培育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等角度提出20项具体支持措施,助力民营企业创新转型、升级成长。主要包括培育“个转企”“小升规”“独角兽”“行业小巨人”;支持民营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建立创新研发平台,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为引进人才提供落户、子女入学、医疗、创业扶持综合服务保障等,为民营企业提供人才支撑,助推民营企业做优做大做强。